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

夏季型感冒不易好 中醫食療緩解症狀(摘錄於康健雜誌/大林慈濟綜合醫院/江珮如)


一般人都認為冬天氣候寒冷容易引發感冒,阮膺旭說,其實夏天若稍微不注意,所造成的感冒就更不好治療。
夏天常有病人咳嗽不止、胸口悶、聲音重濁,看了多次醫生後,吃藥也不見改善。
常見的病因多半由暑邪或溼邪引起,因為溼邪所引起的疾病不易治療、緾綿不癒,
中醫認為脾胃功能如同人體的除溼機,如同居家環境的溼氣不容易去除,因而造成人體不適。
以中醫觀點來說,當天氣炎熱而人體毛細孔張開,流汗後又吃下寒的食物或吹冷氣時,
就會造成毛細孔收縮,將暑邪、寒邪與溼邪同時藉由皮膚帶入體內,
結果產生了「暑溼夾寒型」的感冒,通常這類型的感冒症狀會有頭重、倦怠、胸悶、
大便黏膩、發熱、易煩燥、久咳不癒,若屬這類型的感冒,常用健脾益胃、清暑益氣的方式治療,可用清暑益氣湯、藿香正氣散。
針對暑熱型感冒,中醫可藉由食療達到緩和及治療效果,「清暑湯」包括菊花、金銀花、白扁豆等,
可抗病毒、去除體內溼氣;「酸梅汁」包括酸梅、山楂、白朮,
具有健脾胃及改善消化功能;「綠豆薏仁湯」可清熱、健脾、燥溼等效用。
以中醫所建議的夏天食材,大部分以益氣生津、健脾、健胃為主,而藥方則以「生脈散」,
包括黨蔘、五味子、麥門冬;藥品以「玉竹」、「粉光蔘」、「白朮」、「甘草」等。
阮膺旭表示,現在由於地球暖化,夏季中午的溫度動輒35度以上,最好不要在戶外活動或工作,
應注意防曬,避免皮膚過度曝露在紫外線下,要適當補充水份,盡量以白開水取代冷飲,
多吃蔬果,若想吃西瓜、水梨、綠豆、愛玉、仙草等消暑食品,最好不在晚上食用,
以免無法達到消暑,卻反造成腹痛、腹瀉等腸胃道損傷問題,同時也要注意食物的保鮮,防止食物中毒。

為何要運動?(摘錄於講義雜誌/2012年5月號)


如果你體重過重,運動及飲食控制通常是你最常重複聽到的兩件事。運動所帶來的效果,
通常也是那些協助人們減重的飲食控制者、營養師或減重專家深信不疑的鐵律。
問題是,這個定律的出發點,是以一種類似疾病症狀的觀點看待人的身體,
認定只要「減少卡路里攝取與燃燒脂肪」,你的體重就會下降,進而改善肥胖症狀。
因此搭配這個定律的實施計畫,就是一連串針對不同人而量身訂做的高強度運動課程、
嚴格的飲食控制計畫,再加上定時的體重測量,以檢驗你的減重計畫是成功或失敗。
就我的觀點來看,這兩種方法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錯誤的,因為它們認為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疾病,
而身體呈現的狀態則是病症。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,為何運動是減重和良好健康的基礎?
讓我們先從最基本的看起,把你的身體當成一臺最單純、能固定運轉、具有動態能量生存機制的機器,
主要負責消化食物,然後把食物轉變成燃料,或是儲存變得不必要的脂肪。
為了讓這個機制運轉得更好、保持體重穩定並完成身體運作的過程,身體內的能量必須以特定的方式流動著。
最重要的,它需要保持在平衡狀態,並與你的體內環境和宇宙和諧一致。但要如何做到這一點?
要如何才能讓已經偏離原本自然的生活軌道,回到合乎平衡的狀態?
若以人類與自然平衡的生活方式,我們不應該長時間處於「久坐」的狀態之中。
但科技的發達,改變了許多過去自然的生活方式,其中包括我們的旅遊方式、
對娛樂的強烈渴望、多元的生活型態、不斷使用電子器材刺激我們的感官……等。
事實上,我們的身體每天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活動量,來維持基礎的能量運行,以維持身體機能的健康。
比如說,維持身體運轉,能讓我們有辦法正常地消化食物、維持新陳代謝、
排除因生理及情緒上所產生的不良因子,更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在既強壯又有韌性的狀態,提高應付各種壓力的能力。
此外,還能讓我們的淋巴系統,也就是大部分的免疫系統,維持在較佳的狀態。
淋巴系統不像血液,能依靠心臟的跳動來循環全身,淋巴只能單純地依賴生理活動來使它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淋巴系統主要是以呼吸這種機械式行為,利用橫膈膜上升下降的方式將淋巴推往淋巴導管及血管中。
因此,為了建立肺容量及淨化血液,溫和且深層的呼吸練習能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,
幫助我們減輕壓力。然而,久坐的生活方式會使我們養成淺薄快速的呼吸習慣,這樣會使得淋巴管中的淋巴引流減少。
像快走、慢跑或是騎自行車等運動,能夠加強我們的心肺呼吸功能,而瑜伽中的冥想和呼吸訓練,也可以強化我們的呼吸品質。

飲食小撇步,告別工作小毛病 ! (摘錄於Cheers 142期)


日本飲食顧問笠井奈津子曾分析過8千多筆飲食紀錄資料,並指導不少經理人改善飲食。
她在日本《上班族》雜誌中建議了幾個可以即刻實行的小撇步,讓上班族不再委靡不振,工作衝衝衝!
早上吃米飯,活化大腦:儘管近年流行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減肥法,不過,為了一早好幹活,還是得補充大腦的能量來源:
碳水化合物。其中,米飯又優於脂肪量偏高的麵包。如果想減肥,控制晚餐的熱量即可。
提高注意力,必吃堅果:嘴饞時,不少人會吃顆巧克力或糖果,但甜食會讓你分泌胰島素,
血糖急速下降,更難集中注意力。不如吃點堅果,不僅有益健康,更能促進分泌有「幸福荷爾蒙」之稱的血清素,讓你心情舒暢。
別在辦公室吃午餐:很多人為了省事,常買東西帶回辦公室吃。不過,即使只是改變一下環境,
到外用餐,也能有效轉換心情。飯後深呼吸數次,可增加腦部血流量,讓腦袋煥然一新。
冷靜判斷,貝類不可少:面臨大型簡報或做出重要決定前,可攝取一些烏賊、章魚或貝類等食材。
這類含有牛磺酸成分的食物,具有抑制交感神經的功能,能避免情緒高漲,幫助冷靜決策。
常感冒?多吃奇異果:常感冒的人多半免疫力比較差,建議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,
如奇異果;柑橘類對於恢復元氣也有幫助,如葡萄柚。若想增強抗壓性,除了維他命C
也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如魚類、豆腐、毛豆等。 如此一來,身體心靈舒暢,上班也更有精神努力了!

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

忽略等於遺忘 (摘錄於學習電子報669文章)



即將出嫁的女兒開始搬家,先提走了三箱衣服,再拿出一盒化妝品和兩個枕頭、四個玩具。




最後,搬走了自己房間的小電視,一直為女兒拉著門的母親,看見小電視,突然掩面而泣。



女兒呆住了,匆匆把電視放下,過去安慰母親:「媽!妳怎麼了?」



「我看到電視,忍不住了!」 「電視?」女兒不解地說:「那是我自己花錢買的啊!」



「我知道,我只是哭電視,不是哭妳拿走電視。」



母親又抽搐了一陣,平靜了,緩緩地說:「當年,妳小的時候,我們家很窮,沒有電視,一家人總坐在客廳聊天,然後,



買了電視,一家人還是聚在客廳,雖然眼睛都盯著電視,在廣告時還能聊上幾句,







後來,你們都逐漸長大了,買了自己的小電視,



吃完飯就躲進房間,看自己喜歡的節目,不過我總還能從門縫裡看見你們。」



沉默了一下,母親搖著頭、咬著唇:「而今,妳老爸迷上卡拉OK,經常夜裡不回家,在外面盯著電視唱。







至於妳搬家,媽為妳織的毛衣,全留在櫃子裡:媽送妳的,親手畫的畫,也留在牆上,妳卻沒忘記拿走這小電視........」



女兒愣住了,想到過去二十年的種種,突然緊緊抱住母親,相擁而泣。



親情不容易被遺忘,只是容易被忽略「忽略等於遺忘」!



友情也是一樣容易被忽略,永遠不要忘記朋友對我的好。



親愛的朋友,很少有機會向你訴說內心的感動與感謝,







其實你的細心、貼心,還有那些曾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都點滴在心頭。



獻上最好的祝福,代替深深的感謝,願你永遠保有看得見【愛與關懷】的眼睛和一顆平靜、喜悅、微笑、希望的心。



一個感恩、知足、行善、行孝的人,用來感受生命中的一切美好,願世上的愛永遠眷顧你。



看到朋友轉寄的信,似乎朋友永遠伴在你身旁,只是默默地看著我們罷了。



有時,人生即是如此,看到朋友的噓寒問暖,總是覺得尚未被遺忘。



哪天,當我打開信箱時,空空如是也,看不見朋友寄來的e-mail,難免會有些空虛,您說是嗎?



給我最關心的朋友們,請不要吝於轉寄您的信件,收到朋友的信也是最開心的事,







有時候能在信箱裡收到朋友寄來的信件,也是另一種不一樣的幸福。